专利摘要:
液晶顯示器包含顯示面板、處理器、時序控制電路及液晶切換單元,其中該液晶切換單元包含液晶層、第一驅動電路和第二驅動電路,及該液晶切換單元係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之上。當該顯示面板根據一影像訊號,顯示至少一2D畫面與至少一3D畫面時,該處理器根據該影像訊號,決定該至少一2D畫面與該至少一3D畫面在該顯示面板的位址。該時序控制電路根據該些位址,產生一定址訊號。該第二驅動電路和該第一驅動電路分別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和耦接於該第一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
公开号:TW201322225A
申请号:TW100142427
申请日:2011-11-18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Chih-Chieh Wang;Yu-Chieh Chen
申请人:Au Optronics Corp;
IPC主号:H04N13-00
专利说明:
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液晶顯示器,尤指一種藉由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和耦接於第一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以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
請參照第1圖,第1圖係為先前技術說明一種可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100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液晶顯示器100包含顯示面板102、液晶切換單元(Switch cell,SW)104及凸透鏡(lenticular lens)層106。液晶顯示器100於顯示3D畫面時,係為一裸眼立體顯示器,且液晶顯示器100係藉由控制液晶切換單元104內的液晶分子的旋轉角度及利用凸透鏡層106,以顯示2D畫面或3D畫面。
請參照第2A圖、第2B圖和第2C圖,第2A圖係為先前技術說明液晶切換單元104的驅動方式的示意圖。第2B圖係為說明第2A圖中對應於A區的第一電壓VON和對應於B區的第二電壓VOFF的示意圖,其中A區係用以顯示3D畫面,B區係用以顯示2D畫面。第2C圖係為說明電壓選擇比(VON/VOFF)和液晶切換單元104的解析度的關係的示意圖。如第2A圖所示,液晶切換單元104的第二致能線S1-SN依序被致能,其中t1-tN係為對應於第二致能線S1-SN的時間,且N係為正整數。當對應於A區和B區的第二致能線S2(時間t2)、S3(時間t3)被致能時,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區的第一致能線被輸入低電壓-VSEL和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被輸入高電壓VSEL,其中M係為正整數。另外,如第2A圖所示,因為第二致能線S1、S4-SN沒有對應於A區,所以當第二致能線S1、S4-SN被致能時,第一致能線D1-DM皆被輸入高電壓VSEL。如第2B圖所示,對應於A區的第一電壓VON係為低電壓-VSEL與致能第二致能線S1-SN的電壓VS之間的電壓差,對應於B區的第二電壓VOFF係為高電壓VSEL與致能第二致能線S1-SN的電壓VS之間的電壓差(極性反轉時上述訊號亦作反轉)。如第2C圖所示,若液晶切換單元104的解析度越高(第二致能線的數目N越多),則電壓選擇比會越趨近於1,換言之,第一電壓VON之均方根與第二電壓VOFF之均方根之間的差會越小,如此會因液晶切換單元104在A區及B區的液晶旋轉角度差異不大,導致A區與B區之間的邊界出現串音(Cross talk)。尤其在液晶切換單元104係為扭曲向列型液晶(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時,串音的狀況格外顯著,因為此時電壓選擇比與解析度的曲線較為緩和,且電壓選擇比在解析度不高的情況下即已趨近於1。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該液晶顯示器包含顯示面板、處理器、時序控制電路、及液晶切換單元。該顯示面板係用以接收影像訊號,以及根據該影像訊號,顯示至少一個2D畫面與至少一個3D畫面。該處理器係用以根據該影像訊號,決定該至少一個2D畫面及該至少一個3D畫面在該顯示面板的位址。該時序控制電路係用以根據該至少一個2D畫面及該至少一個3D畫面在該顯示面板的位址,產生定址訊號;該液晶切換單元係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之上,該液晶切換單元包含液晶層、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包含第一驅動電路以及該第二導電層包含第二驅動電路。該第二驅動電路係用以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該第一驅動電路係用以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一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該液晶層係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且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與該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以控制該液晶層之部分區域。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顯示2D/3D畫面的方法。該方法包含接收影像訊號;根據該影像訊號,決定至少一個2D畫面及至少一個3D畫面在顯示面板的位址;根據該至少一個2D畫面及該至少一個3D畫面在該顯示面板的位址,產生定址訊號;第二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第一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一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及其方法。該液晶顯示器及其方法係利用時序控制電路根據至少一2D畫面及至少一3D畫面在顯示面板的位址,產生定址訊號。然後,第二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以及第一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一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因為該第二驅動電路係根據該定址訊號,依序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所以該第二驅動電路的掃描訊號的數目將比先前技術的掃描訊號的數目少,導致該顯示面板的電壓選擇比可被提高。因為該顯示面板的電壓選擇比提高,所以該顯示面板的解析度亦可被提高。
請參照第3A圖和第3B圖,第3A圖係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說明一種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300的示意圖,第3B圖係為說明顯示面板302與液晶切換(switch cell)單元310的關係的示意圖。液晶顯示器300包含顯示面板302、處理器304時序控制電路3062、及液晶切換(switch cell)單元310。顯示面板302係用以接收影像訊號,以及根據影像訊號,顯示一個2D畫面(B區)與二個3D畫面(A1區和A2區)。但本發明並不受限於顯示面板302顯示一個2D畫面與二個3D畫面,其僅為一實施例。處理器304係用以根據影像訊號,決定2D畫面(B區)與3D畫面(A1區和A2區)在液晶切換單元310的位址,其中處理器304係可為繪圖處理器、客製化IC或中央處理器。如第3B圖所示,液晶切換(switch cell)單元310係設置於顯示面板302之上,包含液晶層3102、第一導電層3104及第二導電層3106,其中液晶層3102係位於第一導電層3104與第二導電層3106之間。另外,如第3B圖所示,第一導電層3104包含第一驅動電路306以及第二導電層3106包含第二驅動電路308。液晶層3102係用以於顯示面板302接收到影像訊號時,根據對應於3D畫面的第一電壓VON與對應於2D畫面的第二電壓VOFF,控制液晶層3102的相對應的部分區域。如第3A圖所示,時序控制電路3062係用以根據2D畫面(B區)與3D畫面(A1區和A2區)在顯示面板302的位址,產生定址訊號AS。第二驅動電路308係用以根據定址訊號AS,依序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二驅動電路308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S1-SN,其中N係為正整數。第一驅動電路306係用以根據定址訊號AS,依序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一驅動電路306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D1-DM,其中M係為正整數。因此,液晶層3102即可根據定址訊號AS分區致能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與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以控制液晶層3102的相對應的部分區域。如第3A圖所示,第二驅動電路308根據定址訊號AS,將複數條第二致能線S1-SN分成三區(SCAN1、SCAN2、SCAN3)依序致能,其中SCAN1區係對應於時間T1、SCAN2區係對應於時間T2及SCAN3區係對應於時間T3。第一驅動電路306係用以根據定址訊號AS,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一驅動電路306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D1-DM,其中M係為正整數。如第3A圖所示,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1區的第二致能線時,因為SCAN1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2D畫面(B區),所以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輸入高電壓VSEL。同理,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2區的第二致能線時,因為SCAN2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1區)及2D畫面(B區),所以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1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同理,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3區的第二致能線時,因為SCAN3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2區)及2D畫面(B區),所以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2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如第3A圖所示,對應於A1區和A2區的第一電壓VON係為低電壓-VSEL與致能第二致能線S1-SN的電壓VS之間的電壓差之均方根,對應於B區的第二電壓VOFF係為高電壓VSEL與致能第二致能線S1-SN的電壓VS之間的電壓差之均方根。如第2C圖所示,因為第二驅動電路308根據定址訊號AS,將複數條第二致能線S1-SN分成三區(SCAN1、SCAN2、SCAN3)依序致能(亦即第二驅動電路308的掃描訊號的數目由先前技術的N個降至3個),所以顯示面板302的電壓選擇比(第一電壓VON與第二電壓VOFF的均方根比值)可被提高至1.93。如此,液晶切換單元310的電壓選擇比不會因其解析度被提高而降低。另外,在第3A圖的其他實施例中,液晶切換單元310上的A1區和A2區係顯示2D畫面,以及B區係顯示3D畫面,其第二驅動電路308與第一驅動電路306的操作原理和第3A圖的實施例相同,即亦係在對應於2D畫面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對應於3D畫面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在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第3C圖和第3D圖,第3C圖係為說明液晶切換單元310根據影像訊號,顯示一個2D畫面(B區)與一個3D畫面(A區)的示意圖,第3D圖係為說明液晶切換單元310根據影像訊號,顯示一個2D畫面(B區)與二個3D畫面(A1區和A2區)的示意圖。如第3C圖所示,第二驅動電路308根據定址訊號AS,將複數條第二致能線S1-SN分成二區(SCAN1、SCAN2)依序致能,其中SCAN1區係對應於時間T1及SCAN2區係對應於時間T2。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1區的第二致能線時,因為SCAN1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2D畫面(B區),所以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輸入高電壓VSEL。同理,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2區的第二致能線時,因為SCAN2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區)及2D畫面(B區),所以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如第3D圖所示,第二驅動電路308根據定址訊號AS,將複數條第二致能線S1-SN分成四區(SCAN1、SCAN2、SCAN3、SCAN4)依序致能,其中SCAN1區係對應於時間T1、SCAN2區係對應於時間T2、SCAN3區係對應於時間T3及SCAN4區係對應於時間T4。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1區的第二致能線時,因為SCAN1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2D畫面(B區),所以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輸入高電壓VSEL。同理,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2區的第二致能線時,因為SCAN2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1區)及2D畫面(B區),所以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1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同理,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3區的第二致能線時,因為SCAN3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1區、A2區)及2D畫面(B區),所以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1區和A2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同理,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4區的第二致能線時,因為SCAN4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2區)及2D畫面(B區),所以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2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另外,在第3C圖的其他實施例中,顯示面板302上的B區係顯示3D畫面,以及A區係顯示2D畫面,其第二驅動電路308與第一驅動電路306的操作原理和第3A圖的實施例相同,即亦係在對應於2D畫面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對應於3D畫面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在此不再贅述;在第3D圖的其他實施例中,顯示面板302上的A1區和A2區係顯示2D畫面,以及B區係顯示3D畫面,其第二驅動電路308與第一驅動電路306的操作原理和第3A圖的實施例相同,即亦係在對應於2D畫面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對應於3D畫面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在此不再贅述。
因此,在第3A圖、第3C圖和第3D圖中,使用者無需利用偏光眼鏡即可觀察到顯示面板302所顯示的一個2D畫面與至少一個3D畫面。
請參照第4A圖和第3A圖,第4A圖係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液晶顯示器400的示意圖。在第4A圖中,液晶顯示器400另包含折射層312,因此液晶顯示器400係為裸眼顯示器。折射層312包含光硬化樹脂層(UV glue)3122及凸透鏡層3124。光硬化樹脂層3122具有第一折射率no。凸透鏡層3124係設置於光硬化樹脂層3122之下或之上,凸透鏡層3124的第一極化方向具有第一折射率no,以及凸透鏡層3124的第二極化方向具有第二折射率ne。另外,液晶切換單元310係可為扭曲向列型液晶或超扭曲向列型液晶(super 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請參照第4B圖和第4C圖,第4B圖係為說明當液晶顯示器400接收2D畫面的影像訊號時,液晶切換單元310根據對應於2D畫面的第二電壓VOFF控制液晶層3102的相對應的部分區域的示意圖,第4C圖係為說明當液晶顯示器400接收3D畫面的影像訊號時,液晶切換單元310根據對應於3D畫面的第一電壓VON控制液晶層3102的相對應的部分區域的示意圖。如第4B圖所示,液晶切換單元310根據對應於2D畫面的第二電壓VOFF控制液晶層3102的相對應的部分區域。例如,當液晶顯示器400接收到2D畫面的影像訊號時,液晶切換單元310根據對應於2D畫面的第二電壓VOFF,控制液晶層3102的相對應的部分區域至90°。此時,顯示面板302所顯示的2D畫面的影像訊號被液晶切換單元312折射至凸透鏡層3124的第一極化方向。因為凸透鏡層3124的第一極化方向具有第一折射率no,且光硬化樹脂層3122亦具有第一折射率no,所以使用者係看到2D畫面的影像訊號。另外,如第4C圖所示,當液晶顯示器400接收到3D畫面的影像訊號時,液晶切換單元310根據對應於3D畫面的第一電壓VON,控制液晶層3102的相對應的部分區域至0°。此時,顯示面板302所顯示的3D畫面的影像訊號被液晶切換單元312折射至凸透鏡層3124的第二極化方向。因為凸透鏡層3124的第二極化方向具有第二折射率ne,所以使用者係看到3D畫面的影像訊號。
請參照第5圖,第5圖係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說明一種紅綠藍白光顯示系統背光調整之方法之流程圖。第5圖之方法係藉由第3A圖所示之液晶顯示器300說明,其步驟係詳述如下:步驟502:顯示面板302接收影像訊號;步驟504:處理器304根據影像訊號,決定至少一2D畫面及至少一3D畫面在顯示面板302以及液晶切換單元310的位址;步驟506:時序控制電路3062根據至少一2D畫面及至少一3D畫面在顯示面板302的位址,產生定址訊號AS;步驟508:第二驅動電路308根據定址訊號AS,依序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二驅動電路308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步驟510:第一驅動電路306根據定址訊號AS,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一驅動電路306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各步驟之詳細說明如下:
在步驟504中,處理器304根據影像訊號,決定至少一2D畫面及至少一3D畫面在顯示面板302的位址,其中處理器304係可為繪圖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或客製化IC。例如,在第3A圖中,2D畫面(B區)與3D畫面(A1區和A2區)在顯示面板302的位址;在第3C圖中,2D畫面(B區)與3D畫面(A區)在顯示面板302的位址;在第3D圖中,2D畫面(B區)與3D畫面(A1區和A2區)在顯示面板302的位址。
在步驟508中,第二驅動電路308根據定址訊號AS,依序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二驅動電路308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例如,在第3A圖中,第二驅動電路308根據定址訊號AS,將複數條第二致能線分成三區(SCAN1、SCAN2、SCAN3)依序致能,其中SCAN1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2D畫面(B區),SCAN2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1區)及2D畫面(B區)及SCAN3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2區)及2D畫面(B區);在第3C圖中,第二驅動電路308根據定址訊號AS,將複數條第二致能線S1-SN分成二區(SCAN1、SCAN2)依序致能,其中SCAN1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2D畫面(B區),以及SCAN2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區)及2D畫面(B區);在第3D圖中,第二驅動電路308根據定址訊號AS,將複數條第二致能線S1-SN分成四區(SCAN1、SCAN2、SCAN3、SCAN4)依序致能,其中SCAN1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2D畫面(B區),SCAN2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1區)及2D畫面(B區),SCAN3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1區、A2區)及2D畫面(B區),以及SCAN4區係對應於顯示面板302的3D畫面(A2區)及2D畫面(B區)。
在步驟510中,第一驅動電路306根據定址訊號AS,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一驅動電路306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例如,在第3A圖中,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1區的第二致能線時,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輸入高電壓VSEL。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2區的第二致能線時,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1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3區的第二致能線時,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2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在第3C圖中,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1區的第二致能線時,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輸入高電壓VSEL。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2區的第二致能線時,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在第3D圖中,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1區的第二致能線時,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輸入高電壓VSEL。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2區的第二致能線時,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1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3區的第二致能線時,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1區和A2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當第二驅動電路308致能對應於SCAN4區的第二致能線時,第一驅動電路306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B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高電壓VSEL,以及對第一致能線D1-DM中對應於A2區的第一致能線輸入低電壓-VSEL。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及其方法,係利用時序控制電路根據至少一2D畫面及至少一3D畫面在顯示面板的位址,產生定址訊號。然後,第二驅動電路根據定址訊號,依序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以及第一驅動電路根據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一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因為第二驅動電路係根據定址訊號,依序分區致能耦接於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所以第二驅動電路的掃描訊號的數目將比先前技術的掃描訊號的數目少,導致顯示面板的電壓選擇比可被提高。因為顯示面板的電壓選擇比提高,所以顯示面板的解析度亦可被提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300、400...液晶顯示器
102、302...顯示面板
104、310...液晶切換單元
106、3124...凸透鏡層
304...處理器
306...第一驅動電路
308...第二驅動電路
312...折射層
3062...時序控制電路
3122...光硬化樹脂層
A、A1、A2、B、SCAN1、SCAN2、SCAN3、SCAN4...區
AS...定址訊號
D1-DM...第一致能線
N...第二致能線的數目
no...第一折射率
ne...第二折射率
S1-SN...第二致能線
t1-tN、T1、T2、T3、T4...時間
VON...第一電壓
VOFF...第二電壓
VSEL...高電壓
-VSEL...低電壓
VS...電壓
502至510...步驟
第1圖係為先前技術說明一種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第2A圖係為先前技術說明液晶顯示器的驅動方式的示意圖。
第2B圖係為說明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的示意圖。
第2C圖係為說明電壓選擇比和液晶顯示器的解析度的關係的示意圖。
第3A圖係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說明一種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第3B圖係為說明顯示面板與液晶切換單元的關係的示意圖。
第3C圖係為說明顯示面板根據影像訊號,顯示一個2D畫面與一個3D畫面的示意圖。
第3D圖係為說明顯示面板根據影像訊號,顯示一個2D畫面與二個3D畫面的示意圖。
第4A圖係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說明液晶顯示器的示意圖。
第4B圖係為說明當液晶顯示器接收2D畫面的影像訊號時,液晶切換單元根據對應於2D畫面的第二電壓控制液晶層3102的相對應的部分區域的示意圖。
第4C圖係為說明當液晶顯示器接收3D畫面的影像訊號時,液晶切換單元根據對應於3D畫面的第一電壓控制液晶層3102的相對應的部分區域的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說明一種紅綠藍白光顯示系統背光調整之方法之流程圖。
300...液晶顯示器
302...顯示面板
304...處理器
306...第一驅動電路
308...第二驅動電路
3062...時序控制電路
A1、A2、B、SCAN1、SCAN2、SCAN3...區
AS...定址訊號
D1-DM...第一致能線
S1-SN...第二致能線
T1、T2、T3...時間
VSEL...高電壓
-VSEL...低電壓
VS...電壓
权利要求:
Claims (17)
[1] 一種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包含:一顯示面板,用以接收一影像訊號,以及根據該影像訊號,顯示至少一2D畫面與至少一3D畫面;一處理器,用以根據該影像訊號,決定該至少一2D畫面及該至少一3D畫面在該顯示面板的位址;一時序控制電路,用以根據該至少一2D畫面及該至少一3D畫面在該顯示面板的位址,產生一定址訊號;一液晶切換(switch cell)單元,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之上,該液晶切換單元包含:一液晶層;一第一導電層,包含:一第一驅動電路,用以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一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及一第二導電層,包含:一第二驅動電路,用以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其中該液晶層係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且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與該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以控制該液晶層之至少部分區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另包含:一折射層,設置於該液晶切換單元之上,該折射層包含:一光硬化樹脂層(UV glue),具有一第一折射率;及一凸透鏡(lenticular lens)層,設置於該光硬化樹脂層之下,該凸透鏡層的第一極化方向具有該第一折射率,及該凸透鏡層的第二極化方向具有一第二折射率。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對應於該至少一3D畫面的第一電壓係為該第二驅動電路致能一第二致能線的電壓與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一第一致能線的低電壓之間的電壓差之均方根;對應於該至少一2D畫面的第二電壓係為該第二驅動電路致能一第二致能線的電壓與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一第一致能線的高電壓之間的電壓差之均方根。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液晶切換單元的解析度係由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的比值決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二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係為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一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以及同步致能對應到一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當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一高電壓至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以及當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該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該高電壓至對應到該2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並輸入一低電壓至對應到該3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二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依序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係為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一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同步致能對應到一第一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以及同步致能對應到一第二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當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一高電壓至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當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該第一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該高電壓至對應到該2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並輸入一低電壓至對應到該第一3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以及當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該第二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該高電壓至對應到該2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並輸入該低電壓至對應到該第二3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二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依序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係為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一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同步致能對應到一第一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同步致能對應到一第二3D畫面、該第一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以及同步致能對應到該第二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當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一高電壓至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當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該第一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該高電壓至對應到該2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並輸入一低電壓至對應到該第一3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當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該第二3D畫面、該第一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該高電壓至對應到該2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並輸入該低電壓至對應到該第一3D畫面和該第二3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以及當該第二驅動電路同步致能對應到該第二3D畫面和該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該高電壓至對應到該2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並輸入該低電壓至對應到該第二3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時序控制電路係位於該第一導電層或第二導電層。
[12] 一種液晶顯示器顯示2D/3D畫面的方法,包含:接收一影像訊號;根據該影像訊號,決定至少一2D畫面及至少一3D畫面在一顯示面板的位址;根據該至少一2D畫面及該至少一3D畫面在該顯示面板的位址,產生一定址訊號;一第二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二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二致能線;及一第一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耦接於該第一驅動電路的複數條第一致能線。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該複數條第二致能線,係為該第二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以序列的方式致能僅對應到該至少一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致能僅對應到該至少一3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及/或致能對應到該至少一2D畫面及該至少一3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包含當該第二驅動電路致能僅對應到該至少一2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一高電壓至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包含當該第二驅動電路致能僅對應到該至少一3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一低電壓至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驅動電路根據該定址訊號,分區致能該複數條第一致能線,包含當該第二驅動電路致能對應到該至少一2D畫面及該至少一3D畫面之第二致能線時,該第一驅動電路輸入一高電壓至對應到該至少一2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並輸入一低電壓至對應到該至少一3D畫面之第一致能線。
[17]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至少一2D畫面及該至少一3D畫面在該顯示面板的位址,產生該定址訊號,係為該第一驅動電路所包含的一時序控制電路根據該至少一2D畫面及該至少一3D畫面在該顯示面板的位址,產生該定址訊號。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9076360B2|2015-07-07|Display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in a 2D mode and a 3D mode using a patterned retarder
KR101502364B1|2015-03-13|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TWI440891B|2014-06-11|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及驅動該裝置之方法
US20110063533A1|2011-03-17|Method of displaying stereoscopic images mixed with monoscopic images and mono/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apable of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8988617B2|2015-03-24|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TWI441126B|2014-06-11|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JP2011027810A|2011-02-10|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1291805B1|2013-07-31|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JP2012234176A|2012-11-29|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CN102707450B|2014-10-01|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627641B2|2020-04-21|3D display panel assembly, 3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076737A1|2013-03-28|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3d image
US9900587B2|2018-02-20|Image display apparatus
KR101970799B1|2019-04-22|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TWI451381B|2014-09-01|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及其方法
KR20130030005A|2013-03-26|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70006318A|2017-01-18|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KR20130015589A|2013-02-14|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KR20120068432A|2012-06-27|입체영상표시장치와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20114022A|2012-10-16|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KR101829461B1|2018-03-29|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TWI413043B|2013-10-21|2d/3d可切換式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JP2013031063A|2013-02-07|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KR20120122606A|2012-11-07|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KR101859968B1|2018-05-24|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51381B|2014-09-01|
CN102566115A|2012-07-11|
US9237336B2|2016-01-12|
CN102566115B|2014-08-06|
US20130127835A1|2013-05-23|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6023277A|1996-07-03|2000-02-08|Canon Kabushiki Kaisha|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157424A|1998-03-30|2000-12-05|Dimension Technologies, Inc.|2D/3D imaging display|
US6961045B2|2001-06-16|2005-11-01|Che-Chih Tsao|Pattern projection techniques for volumetric 3D displays and 2D displays|
US8189039B2|2005-12-14|2012-05-29|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WO2007069122A1|2005-12-14|2007-06-21|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Controlling the perceived depth of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TWI521492B|2006-04-05|2016-02-11|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半導體裝置,顯示裝置,和電子裝置|
KR101298025B1|2006-09-25|2013-08-26|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렌티큘러방식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101492885B1|2007-08-10|2015-02-12|삼성전자주식회사|구동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462585B|2008-10-27|2014-11-21|Wistron Corp|具有立體顯示功能的子母畫面顯示裝置及子母畫面顯示方法|
TWI396157B|2008-12-02|2013-05-11||二維/三維顯示裝置與其方法|
TWI433071B|2009-09-22|2014-04-01|Ind Tech Res Inst|三維曲面顯示裝置、其製造方法及可塑性顯示面板|
KR101876848B1|2010-12-14|2018-07-11|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2차원 및 3차원 겸용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2차원 및 3차원 영상 표시 방법|TWI471609B|2012-10-11|2015-02-01|Au Optronics Corp|立體影像顯示裝置與立體影像驅動方法|
TWI448733B|2012-10-29|2014-08-11|Au Optronics Corp|可顯示二維與三維影像之畫面之立體顯示裝置|
CN103809312B|2012-11-14|2016-06-08|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tn型2d/3d转换控制液晶盒的静态驱动方法及控制电路|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2427A|TWI451381B|2011-11-18|2011-11-18|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及其方法|TW100142427A| TWI451381B|2011-11-18|2011-11-18|顯示2d/3d畫面的液晶顯示器及其方法|
CN201210032605.XA| CN102566115B|2011-11-18|2012-02-13|显示2d/3d画面的液晶显示器及其方法|
US13/448,404| US9237336B2|2011-11-18|2012-04-17|Liquid crystal display for displaying two-dimensional/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nd method thereof|
[返回顶部]